当前位置: 励志句子网 > 完结版小说有女为客全文免费阅读

完结版小说有女为客全文免费阅读

作者: 2024-01-05 10:11:43 人气:1

第一章诸家族古堡新篇章,众兄弟元宵齐亮相

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人们喜气洋洋、繁荣昌盛,煞是热闹。

米店、饭店、茶馆、当铺、酒肆、ji院应有尽有,官、商、民、丐、娼一应俱全,红袍绿衣,旌旗布幡,活脱脱如同一副繁华恢弘的《清明上河图》。

完结版小说有女为客全文免费阅读

这是古堡镇的瓦子街上,时逢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闹元宵”的“游大龙”、“走古事”之外,更是一年一度的“雕版印刷订书大墟市”,这时来自江南各地的书商们汇聚古堡镇,挑书目、选样书,洽谈生意、签订合同,挑纸的、刻版的、装书的、运书的,“游大龙”、“走古事”的抬家、扮像、鼓首班、十番乐队以及来自十里八乡的山民看客云集,毫不热闹——原来,这古堡镇是当时位居全国第三的重要雕版印刷基地,出版物垄断江南、行销全国,声名远播海外。

现在,古堡镇雕版印刷生意做得最大、最有实力的是由李云泰创立的“墨香堂书坊”;由江雨清创立的“雾阁书坊”和由胡丙辰创立的“丙辰书房”。

三家书房鼎足而立,方圆各异,构成了古堡镇最大的景致。

这天,“雾阁书坊”义塾”内,出落成全古堡最漂亮姑娘的江雪莲与父亲江雨清一起,陪同来自潮州的吴永发等几位重要的大书商,参观“雾阁书坊”的工房和“雾阁义塾”的学堂,以及自己的大圆土楼——“日月楼”的奠基仪式。

其时,江雪莲现场教孩子们背诵《唐诗一百首》中李白的“静月思”和客家童谣《月光光》,惹得众人赞不绝口。

“孩子们,刚才你们背诵唐•诗仙李白的‘静月思’很好,不过你们还会背诵我教你们的客家童谣《月光光》吗?”这是江雪莲娟秀的声音。

“会。”众孩子一起答道。

“好,大家吟诵好了,待会我请你们吃‘灯盏糕’,预备起——月光光,秀才郎——”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入书堂;书堂光,好栽葱。葱发芽,好泡茶......”

吴永发不禁赞道:“千里迢迢来到东南之山野,竟然又闻我泱泱中华之乡音,真仍幸事也。

书商甲笑着恭维道:“好!果不其然也。雨清兄,好福气啊,竟然修得了如此美丽聪慧的千金,真是人生之一大幸事也。”

“过誉、过誉了。这边请——这是我盖的新土楼。”江雨清前边带路道。

书商乙叹为观止:“哟,好气派啊。雨清兄,这大概就是——您刚动工准备大兴土木的大圆楼?准备盖几圈几层?”

“不才,准备是准备盖四圈五层。”

吴永发笑道:“那可真是‘气势恢宏冠闽粤,才源茂盛涌汀江啊’。”

又有人说:“这一下你就超过了墨香堂书坊的老板李云泰罗?就成了你们古堡当之无愧的翘楚了!真是可喜可贺!”

江雨清拱手谦虚道:“过誉、过誉了。折煞我也!”

这时,李家的长子李世雄匆匆进来,道:“世伯,家父让侄儿来,催请各位书商老板前去‘太平廊桥书墟’大市揭牌剪彩了。”

“知道了。各位书商老板这边请——”

这边,风格独特、造型雅致的“太平廊桥”上人头攒动,大红的绸缎遮在巨大的匾额上,“太平廊桥”四个大字其中隐约可见。

人海中,“墨香堂书坊”的老板李云泰父子、“丙辰书坊”的老板胡丙辰父子以及方圆百里的各大、小书坊的老板,还有来自江南各地和台湾、南洋一带的书商都已在此等候。江雨清在江雪莲的陪伴下,带着众书商鱼贯而入仪式现场。

李云泰一脸的不快,他唤过管家张士奇交待了一番,张士奇匆匆而去。

之后,李云泰上前应道:“雨清兄,姗姗来迟啊?”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请各位海涵!请各位海涵!”江雨清不住地作揖道歉。

李云泰转过身示意司仪正式开始。司仪立刻扯开嗓门大声诵读——

“李乡贤云泰先生,为我古堡开埠以来最大善之人,多年来慈悲为怀、修桥补路、济灾扶困、大恩大德、有目共睹。今天李乡贤云泰先生发财不忘造福乡梓,为了繁荣我古堡雕版印刷之千秋伟业,特再献巨资建成风雨廊桥一座,并请得当朝枢密使、天下第一等名士文天祥先生亲自题写的匾额“太平廊桥”。今日特请海内外各大书商贵宾,一同举行隆重的廊桥揭匾和一年一度的古堡“雕版印刷样书展销大墟”正式开锣仪式!现在请李大善人揭匾、开锣——

李云泰拱手抱拳:“各位书商请——”

各书商笑着应道:“李大善人请——”

众百姓也喊道:“李大善人请——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小人难拂苍生大众的美意,只好愧领了。”李云泰笑着上前揭匾。

“请李大善人给‘太平廊桥’剪彩揭匾——”

“请李大善人给‘雕版印刷样书展销大墟’开锣——”

李云泰揭匾之后,立即主持隆重的“雕版印刷样书展销大墟”开锣仪式,他大声宣布:“戌辰年汀州古堡‘雕版印刷样书展销大墟’正式开始——”

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整个古堡镇万人空巷,李云泰极尽风光。

书市规模盛况空前,书商与书坊间的签约仪式接连不断——李云泰父子与书商签约;

胡丙辰父子与书商签约;江雨清父女与书商签约,在几乎同样热闹的签约仪式中,却可以明显可以看出江家、胡家的签约桌前人满为患,江雨清和胡丙辰悄悄成了今年古堡数一、数二的赢家似乎已是定局——比如潮州大书商吴永发,放弃了与李云泰的书约,转而来到江雨清父女的签约桌前。

江雨清似乎是受宠若惊,遂与潮州大书商吴永发签下了大笔合约。

“江老板,这五万册书是销往台湾和南洋的,我可是一个月之后便要。你也知道,我是从李老板那边奔你而来的......”吴永发笑着说。

“吴老板,天地可鉴。这五万册书我可是一个月之内准时交货,质量你尽可放心。多谢了!江雨清拍着胸脯说。

李云泰见状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

少时,签约仪式后,瓦子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鞭炮声间或传来。

这是盛大的古堡闹元宵活动“游大龙”、“走古事”即将开场——七个古事棚已经抬到街上,围观的大人小孩叽叽喳喳,指手画脚的评论。

几个少年在路上交谈,某甲自信地说:“我们一房的人力气大,今天走古事一定是我们赢!”

“我们三房的会赢!一个少年乙不服气地说

少年丙,摇头晃脑,十分沉稳的说:“上一次是我们六房的赢,这回肯定还是!

少女丁则不屑地说:“还没比,最后谁赢还不知道呢!”自我陶醉道:“瞧我们二房的古事棚,画屏多好看!”

一个来自的台湾少年也插在孩子堆里面发话,“我们七房的人少......”却露出骄傲的表情,“但是刘国栋大哥哥会来帮我们!他的力气和武功都是最厉害的!”

这时,每个古事棚各两人的扮演戏曲人物的孩童陆续来到。

他们都在十岁上下,身体健壮,虎虎有生气。在大人的指挥下,他们按照戏曲装扮,身着戏袍,戴上化妆脸谱,让他们先适应一下,试试感觉。

这边,张武崇和刘国栋饶有兴趣地走来,不时指指点点。

台湾少年在人群中看见丘家婆太,连忙跑过去,手指那些扮演戏曲人物的小演员,又缠着问这问那;“婆太,他们怎么打扮成这样啊?”

丘家婆太则笑着边指边说:“领先的这两个是天官、武将;后面的有......薛仁贵,还有杨六郎,杨宗保…”

想了一想,有些为难,“还有一些,婆太也叫不上名字。”

这时刘国栋、张武崇、刘家盛来到。

刘家盛左转转,右转转,之后自去了。刘国栋却接过了话茬:“后面有六对呢。”又转头问丘家婆太:“婆太,是不是啊?”

“对对,你给说说。”丘家婆太点着头

刘国栋扶着台湾少年的肩膀,挨对耐心指认说明:“你看,从天官、武将后面开始——李世民、薛仁贵;刘邦、樊哙;杨六郎、杨宗保;高贞、梅文仲;刘备、孔明;周瑜、甘霖。”

“有一些我听过,有些不知道。”少年高兴的看着他

“长大了好好念书,你就知道啦。”丘家婆太在一旁唠叨着

张武崇和少年的表情相似,半脸迷茫,感觉有些认不过来,并有些意外:“嘿嘿,国栋你知道的还不少。”

刘国栋谦虚地摇头:“从小听多了,细心一点就记住了。”

然后,两人继续往前走去。少年跟在他们身后走:“大哥哥,每个古事棚上下两层都站人吗?”

“对啊。扮演主角的那个孩子就站在上面的一条铁杆上,他的腰用铁圈固定住了;”刘国栋边走边说,“你看扮演护将的男孩,他坐的那个轿台四周还有精美的装饰画屏!”

“这么大要多少人抬啊?”

“每个古事棚都四百多斤重,所以要三班轮流,每次都要22个人抬噢!你说一个古事棚要多少人抬呢?”

少年掰开了指头:“要66个人!”

“真聪明!”

刘国栋拍了一下少年的头,少年看见人多,跑进人群里去看热闹了。

而张武崇、刘国栋两人在几个古事棚之间比较了一番,然后站立在轿杆旁边,作势轻抬轿杆,跃跃欲试。

背后,少年看着孔武有力的刘国栋、张武崇二人,满脸羡慕。

张武崇的弟弟张文崇也来到了瓦子街,只见人声鼎沸,鞭炮齐鸣。

他的情绪也被带动了起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边,七个古事棚都已经准备就绪,那些抬轿的人身穿红衫,打红绑腿,脚着红带子新草鞋,蓄势以待。

张弼应和几个人正在协调分配各段的指挥事宜。

板鼓、小堂鼓、狮锣、拍板、碗碟、中钹等十番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声音猛地传来,张文崇循声而去,正好看见了胡显声,连忙高声叫住他:“显声!显声!

胡显声听见喊声,抬头四望,看见挥手的张文崇,他放下手里的小堂鼓,走了过来。

“哟!”

张文崇惊讶的以手指乐器,“你不是一直玩胡琴什么的,斯斯文文弄些小桥流水杨柳依依之类的‘靡靡之音’吗?怎么,要改小堂鼓弄出点金戈铁马大江东去啦?”

“这有何难?!”

胡显声神采飞扬:“异曲同工,一通百通!牛皮不是吹的,高山打鼓天下闻!哈哈!”

张文崇连忙将他止住:“打住!打住!给个梯子你就上,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胡显声拭汗:“今天乐队里人手不够,我只好委屈一下,呵呵。

“你就别反穿皮袄,装佯了!我知道十番乐队里那些‘文场’的乐器,什么扬琴、二胡、笛子、三弦、板胡......你样样得心应手,可‘武场’那些乐器,什么板鼓、狮锣、小堂鼓、中钹、拍板、碗碟,我看你也就是滥竽充数,哈哈!

胡显声笑着拱拱手:“好好,服输。谁也说不过你张文崇这张嘴!

他们说着笑着,人群中,江雪莲用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爱慕地盯着胡显声。

“显声哥——”

胡显声回头笑着:“雪莲——过来啊?”

江雪莲冲他摆摆手:“不了,我那边签合同呢。”

胡显声惊奇道:“你也会干那个?”

“陪我爹看看都不行吗?”

江雪莲大声喊着,“今年我们‘雾阁’的生意特别地好,你们‘丙辰书房’也不错,签了好多的合同,比墨香堂的还多呢。

胡显声有些惊喜:“是吗......你是说‘雾阁’和‘丙辰’签的合同,比墨香堂的还多?”

“是啊?怎么了?”

胡显声有些迟疑:“这......可能不一定好。他可是李大善人哪。”

“那又怎么样?”

胡显声拍了拍自己大腿:“嗨,跟你说不清楚,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你......坏!”江雪莲嗔怪道。

这时,胡显声的朋友,某乐手喊着:“喂,就要开始了,你们这话怎么比‘游大龙’还长呢?”

乐手乙也笑着:“胡公子,不要饱汉子不知饿汉饥。”

“哦——”众乐手起哄。

......

这时,在七个古事棚前头一侧、手持神铳的发令人已经站到了凳子上,高高地举起了神铳。

看来号称“农村狂欢节”的“走古事”就要正式开始了!

那边,七个古事棚的后面,“神农氏”等三大祖师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乐队等也严阵以待神铳的鸣响。

张武崇虽没有着红绑腿,但在一房的古事棚第一梯队已经肩上着轿杆,准备就绪,看来他是被当作主力使用的。

那台湾少年也从人缝当中挤了进来,看见刘国栋轿杆已经上肩,正躬身准备,他连忙挥手示意:“国栋大哥哥,兴奋高喊:“加油啊!

刘国栋也冲他挥手。

一个穿红戴绿的妇人挤出人群,牵少年的手要他离开,但是少年不走,妇人将他硬是拽出人群。

少年用脚磨扯着不舍回头,东磨磨西磨磨,但还是被强行拉走了。

正在这时,“砰”的一声,神铳响了。

顿时,瓦子街上鼓声大振,鞭炮齐鸣,人声鼎沸。

在瓦子街密密麻麻的乡民及来客的围观中,七个古事棚抬轿的人一个个精神抖擞,高声呼喊着“嗬!嗬!”,戮力奔走,开始了走古事的竞赛。

七个古事棚之后,“神农氏”等三大祖师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乐队等也陆续依次而过。

胡显声在乐队中满头大汗,赤果上身,奋力击鼓。

每个古事棚都有22个人肩负轿杆,其中可见张武崇、刘国栋情绪高亢,青筋暴露,奋力抬轿前进。

七台古事棚之后,“神农氏”等三大祖师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番乐队等也陆续依次而过。

经过陆地上的比拼和走“剪刀绞”之后,随着神铳的再度鸣响,七台古事棚从“大平廊桥”前依次下水,一路狂奔。

一时间只见万人激奋,古溪河中水花四溅,七棚古事争先恐后,盛况空前。

之后,激动人心的“走古事”刚告结束之后,便又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原来一年一度的“游大龙”又开始了。

但见九尺高的大龙头缓缓摆动着,龙身则由一家一节驳接起来,整条大龙长达数百丈,简直可号称“天下第一龙”。

它在舞者的游动下,出了瓦子街,在山间田中左右腾挪,好不威风,好不神气,尤如真龙游天下,引来阵阵喝彩声。

张文崇也在人堆里,他高兴的叫喊着,只顾着看游龙,不妨对面一人只顾着左右环顾,两人一下撞在了一起。

原来是墨香堂的公子李世雄。对方向他拱手道:“对不住......”

立刻认出:“哎呀,是文崇佬呀!”

张文崇也一拱手:“哦!李大公子啊!在这么热闹的地方,如此急急忙忙,不是找人就是丢了什么东西。我想墨香堂的公子丢了什么东西都不会着急紧张的,肯定是找人!让李大公子这么着急找的人,那一定就是雾阁雕刻工房的黄秀竹喽!”

“古堡人都说文崇佬能说,这张嘴果然是了得......”李世雄一笑,“怎么,你看见她了?”

“当然......”

刚一出口,立刻被李世雄着急打断:“在什么地方?

张文崇故意摇头晃脑,慢条斯理:“如果是别人问,这个消息也没有太大意义,我也就免费告诉他了。”

接着以手扶下巴,“可是对于李大公子来说,这可是个重要的线索,李大公子也买得‘物有所值’......”

“哈哈,早就听说你文崇佬不仅能说会道,而且连脚趾头都会打算盘,果然不假!今天还是你那一文铜钱的老规矩吗?只要消息属实,两文铜钱也没问题!”

“就是一文铜钱!两文我还不要。”

李世雄随手摸出一文铜钱,要递到他手上。

张文崇却没接:“我先说。上午我去雾阁碰见黄秀竹,她说下午酉时以后才会过来瓦子街看游龙。这时候她应该已经过来了,所以李大公子尽可以静候佳人的到来,恭候佳人伴‘花痴’了!”

李世雄笑着问:“我成‘花痴了?多谢了。我告诉你的消息是——附耳过来:你不是你爹妈亲生的,你是一个路边捡来的野种!”

“你......?”张文崇没反应过来,呆呆的看着他

“不信?!你可以回去问你爹妈啊!”李世雄哈哈一笑,转身离去。

张文崇看着李世雄离去的背影,狠狠地啐了一口痰,跑回了家。

瓦子街的一角,正是在李世雄离去的相反方向,黄秀竹正在饶有兴趣地看着左右腾挪的“游大龙”。

这时眼前却有一个戴斗笠的人总挡住她的视线,她移动了几次,但是那个戴斗笠的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黄秀竹移动一下,他也移动一下,最终还是挡住她。

看游龙还戴着斗笠,这让黄秀竹气不打一处来,她突然有了一个恶作剧的想法——挤上前去,装作无意,用力地踩了一下那个人的脚后跟。

那个戴斗笠的人似乎被踩得不轻,猛地回过来,脸上露出狠戾之色,就要发作。

原来这人正是“瘌痢头”土狗。

正好此时,张武崇和刘国栋走了过来,看见了正要发作的土狗。

张武崇把黄秀竹往身后一拉,自己挡在了前面厉,声喝着:“想干什么?!

“算了算了。黄秀竹拉了拉张武崇。

“瘌痢头”土狗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这边在墨香堂的后门,匪首鲁大,土匪暗哨“瘌痢头”土狗来到墨香堂后门附近,他们分别带着一顶斗笠,但斗笠压得很看不见他们的眼睛。

两人下意识地四周看看,看见没人注意他们,这才走到后门,“瘌痢头”抬手敲门,鲁大则装作耐心等待的样子,看着周围。

稍顷,吱嘎一声,后门打开了,张士奇看见是他们两个,连忙将他们迎了进去,看了看周围,然后关上了门。

墨香堂厅堂里,清香袅袅,李云泰看着楹联陷入沉思——“振家声家人家室成家教,兴世业世子世孙识世情。”

他的大儿子李世雄从屋里出来,看见父亲背着身,本想悄悄出门。不料李云泰忽然转过身,目光直视着他:“又要干什么去?我看你把这个家当作住店了!成天凳子都没坐热,就往外跑!十五一过,书坊马上又要开工了,你什么时候把心思好好放在上面了?!啊?”

越说越逼近,“今天是不是又想找雾阁那个姓黄的丫头去啊?”

马上又语重心长的腔调,“你也不小了,能不能把心收一收?嗯?”

李世雄似乎知道父亲的脾性,始终沉默着,等到父亲说完了,他才抬头,无奈的说,“爹......今天走古事比赛......”

李云泰马上把他打断:“走古事年年元宵都会有,你还没看够?”

说实话,他确实对儿子有些怒其不争,“如果你能对家里的生意多用点心思,古堡有谁可以赶得上我们墨香堂?嗨——前几年,我们靠大批量的雕版印刷,古堡无人可以撼动李家的地位。现在你看看——精于绣像雕版的胡家已经不再和我们合作;雾阁江家虽然在规模上还不如墨香堂,但是他们用的雕版原木比我们好,销路也不错,抢走了我们不少的生意!”

李世雄则忙劝勉于他,“爹,不用着急,这些我都知道。”

另一侧门口,张士奇领着鲁大、土狗二人,看见李云泰在教训儿子,正要退出,李云泰却已经看见他们,他边走边大声,“你知道?看看墙头的那些芦苇,嘴尖皮厚腹中空!你要是知道,我就不用把你弟弟送到南京的郭老板那里去学做生意了。”

说着,李云泰朝书房走去。张士奇示意鲁大两人跟着过去,自己退了出去。

李世雄朝鲁大二人看了一眼,有些狐疑,脚步却没停,向外走去。

......

穿过七八条小巷,走过九十条大街,张文崇风风火火跑进家门,母亲张氏正在包汤圆。

她往汤圆里放着冬笋丝和咸菜干切细做成的馅。一边的竹制粄箔上已经放了一些做好的汤圆。

“娘,爹呢?”

张氏看他着急的样子,感到奇怪,但没有停下手里的活:“没看见。去菜地了吧?”

张文崇突然拉住母亲的手,一直将母亲拉到一边坐下。

这让张氏十分奇怪:“你怎么了?

张文崇一本正经的看着她:“娘,有一件事情,您要告诉我实话。”

“什么事情啊?”张氏很是惊讶。

张文崇涨红了脸:“为什么李家他们都骂我是野种?难道说我真的不是你们亲生的吗?”

张氏欲言又止,不知道怎样开口。

见她不语,张文崇甚是着急:“娘,你一定要告诉我,你们都瞒着我十八年了!”

......

天边传来如雷翻滚、越来越急迫的马蹄声——从西北高原疾驰而下的蒙古骑兵铺天盖地,他们面相凶狠,他们气势汹汹,挥舞着马刀一路砍杀而来。

大批逃难的汉人蜂涌而至。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又开始了。

残阳下,大队的逃难人群早已远去,余晖中的旷野上到处都是无人认领的尸体。

“娘——娘——”江勒牯微弱地哽咽着,艰难地蹒跚在旷野上。

张万山刚好带着家人路过,看着他不禁问道:“你娘喊么个名?”

“俺妈就喊做娘——”又欲哭

“你叫什么名?张万山的妻子张氏问道。

“娘说,我叫勒牯。娘——”

张氏不禁动了侧隐之心,忙上前哄他:“不哭不哭,勒牯乖乖,好孩子是不哭的。好漂亮的一个细来仔嘞,脖子上还挂了这么一个五毒香包,你看?”

“唔,可能是个爹妈的信物?我们自己都养活不了,你还要多一张嘴......”

张万山有些不愿,看着张氏的脸色,“好好好,我们在这边等等吧,说不定人家亲爹妈就寻来了呢?”

这时,张弼应带着家人赶上来:“万山,等谁呢?”

“是弼应哪?你看这不是拣了一个细来仔吗,怕人家亲爹妈着急,等着还给人家呢。”

“也是,这兵荒马乱的。孩子是爹妈的心头肉,谁丢了孩子不急呢?”张弼应点点头

“嗨,做人得讲个仁义不是?”

“就是。那你就慢慢在这等着还给人家吧,我们先走了。”

又是一天的夕阳西下时,来来往往惊慌奔走的人群中,小张武祟带着小勒牯玩。

“他爹,我们都等了一天了?是不是......”张氏的声音。

“你是不是想说——‘我们先带起来?’是吧?”

“细声点,别让孩子听见了。你看这孩子多招人痛,干脆我们先带上,以后人家寻来了,我们再还给人家也不迟吗。”

“你啊,小孩就象是条绒毛小狗,喂喂就熟了,怕到时候你就舍不得了。”

张氏哀求着:“你看这孩子多可怜?求求你了。”

张万山无奈的点点头:“你啊,一辈子就是个菩萨心肠。好吧,好吧,我也是仁至义尽了。

“你终于肯带上他啦?那好,来来来——勒牯,这个小哥哥以后就是你的新哥哥了,他叫张武祟,来,叫一声?”

小勒牯答道:“武祟哥——,我刚才就叫过他了。”

“好好好,这个小东西,果然机灵,自己就亲热上了啊。这个是你的新妈。快叫娘。”张万山笑着点头。

“娘——”

张氏高兴的应着:“哎——听话,娘抱抱,我看你一脸的灵气,那就顺着辈份叫吧。你哥叫做张武祟、你就叫张文祟,一文一武文武双全,这样张家的心愿也就齐整了。”

张氏拍拍小勒牯:“你爹叫你啦,快应哪?”

“哎——”

“嗨,乖乖,那我们就不等了,赶紧再逃吧!”

——原来这是张氏缓慢而语重心长的回忆

“十八年前,我们就是这样在逃难的路上捡到的你。那时你这脖子上还挂了一个绣了好漂亮的五毒香包。”

说着,张氏从一密箱中取出来了一个包了好几层红布的“五毒香包”。

“你看,大概这就是你的亲爹妈给你留下的。”

张文崇接过五毒香包,放在手心反复地摩挲,眼睛已经湿润。

他趴在了张氏的膝盖上抽泣起来,张氏手抚着儿子的头,轻轻安慰着:“你爹说,这个五毒香包是我们汉人在端午节时绣给子女们的一种避邪用品。你亲妈的女红手工真好,你的亲生爹妈应该是个大户人家。我们这个家,让你受苦了......”

张文崇再也控制不住,哭了出来:“娘......您说什么呢?!往后,您就是我的亲娘!

母子俩哭成一团。张文崇抬起头,擦去眼泪,脸上露出坚毅的神情:“决心唔......将来我一定要出人头地,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

张氏叹着气,摇着头:“孩子,我们平常人家,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就好了,不要去想什么出人头地的事,平平安安我就烧高香了。

张文崇却异常坚定:“娘!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我张文崇这一辈子一定要出人头地,让爹爹和娘过上好日子!”

张氏拍拍儿子的肩膀,露出了艰难而欣慰的笑容。

......

下午,温和的阳光射进屋,李云泰在书房踱步,张士奇走进来。

“老爷,大少爷还在‘大平廊桥’那照顾生意,可是好多老主顾都让雾阁和丙辰书坊给拉走了......”

李云泰不耐烦地打断道:“他们蹦达不了两天了。刚才南京传来消息,丁卯科考微型雕版书挟带的事发案了。”

“这......这可怎么办?”张士奇一惊。

李云泰却很镇静:“不是早就说好了,趁着这个‘游大龙’,大家不注意的时候,让鲁永把‘丙辰书坊’一把火给我烧了?”

张士奇点点头:“是,银子已经给鲁永和土狗了。可是他们说......以前的也希望您给他们一起结清......他们现在正在后厅等着呢。”

李云泰停止踱步:“他们可真是贪得无厌......你去告诉他们,就说下面的两件事做完后,一起再结算!

张士奇转身要走,李云泰一抬手又叫住他:“等等!给汀州府莫师爷那笔钱送到了吗?”

“回老爷,已经办妥了。年前和这次送给杨知府的这两幅画,莫师爷说杨知府非常喜欢,一再表示很感谢老爷您呢!”

他顿了顿,“老爷,我不明白为什么以前给杨知府准备的礼,他都没有收呢?”

李云泰捋须颔首,得意道:“送礼嘛......就像是榫头要嵌入卯眼。我不怕他不收银子,就怕他没有爱好!杨知府不是就喜欢弄两笔山水、花鸟吗?我就投其所好!这两幅画可是唐伯虎的珍品啊!花了我不少银子......不过,它们就是这鱼饵里的利钩,马口里的嚼铁,就算是再烈的马被套上了,也只有乖乖听话的份。”

张士奇奉承道:“老爷真是超乎常人!送礼这样的事情也能讲出一番道理!”

李云泰更是得意,哈哈一笑,走到窗前,摸了摸一块小小的微型雕版。

......

这边,七个古事棚正在走过古堡镇街道,朝张氏宗祠而去。

张武崇慢慢走出队伍,看来他已经被换下来休息了。

少顷,22个轿夫整齐划一地换下第七个古事棚,刘国栋也在其中。

他慢慢离开人群,微笑着,缓步喘着气。

他找到了张武崇,两人并肩走在一起,互相拉了一下手,互拍了一下肩膀,然后走到十番乐队的胡显声旁边,两人一左一右,跟着胡显声的鼓点迈步前进。

一会儿的功夫,七个古事棚已经游回张氏大宗祠。

老族长张弼应摸着长胡子,等人指挥大家开始卸古事棚。

这时,刘国栋看见手拿神铳的本族的刘叔,马上走了过去:“叔,今年我没觉的累。”

“嗯。我看你大有长进。”刘叔很是高兴。

张武崇也走了过来,招呼了声“刘叔”。

刘叔拍拍两人的肩:“古堡将来会出两个神行太保啊!”

两人没回答,而这边胡显声将乐器一放,和乐队的人打个招呼就要走。

一个中钹乐手喊住他:“哟,又着急到雾阁找江大小姐了吧?才不见面几个时辰啊?”

胡显声一笑,拱手而去。山转转,水转转,大街小巷转一转,他很快就来到雾阁后门。

只见他取出一片树叶,放在嘴边,很熟练的吹出了一首悠扬婉转的客家情歌调子

不一会儿,后门开了。江雪莲迎着调子走了出来,只见她两手还在捋脑后的辫子。

胡显声忙上前替江雪莲掩上后门。两人对视笑了笑,一起有说有笑的离去。

这时的古堡镇里,化了妆的鲁永和土狗等在“客来聚”楼附近的巷子里转悠。

......

傍晚,太阳落山后,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这是“客来聚”酒楼。

江雨清大摆宴席,盛情招待各位书商。各地书商踌躇满志、纷至沓来,一个个满面红光。

江雨清立刻迎上恭请各位书商一一落坐。上菜、斟酒。

“坐坐坐,江某不才,有劳各位高朋赏光,柴门不甚荣幸,‘雾阁书房’蓬荜生辉啊。今天略置薄酒——也就是我夫人和女儿亲手酿制的客家酒酿,请各位贵客举碗,把这第一碗米酒给干了!”

众书商举碗道:“干!”

吴永发笑道:“观色泽,微绿透亮;嗅气味,扑鼻嫩香,好酒,好酒啊。”

“说得好,微绿透亮、扑鼻嫩香。记得当年唐朝宰相张九龄年轻时到汀州寻晤其弟张九皋时,在汀江河边上的谢公楼酒家喝了这种客家米酒大为惊叹,即席赋诗一首《题谢公楼》。”江雨清赞道。

“请江老板赐教一、二。若是奇诗,我等全都一饮而尽。”

“小人不才,就把这首大作权当酒令,诗完酒尽如何?”说罢,吟道,“谢公楼上好醇酒,二百青蚨买一斗,红泥乍擘绿蚁浮,玉碗才倾黄蜜剖。”

众书商拍手赞叹道:“好,真好诗也。干了!”

江雨清又斟酒:“请再满上。各位高朋,‘雾阁书房’之所以有今天,全是有赖于各位的厚爱。我江雨清决不辜负大家的厚爱,保证保质保量把各位订单的书印制好,准时交货。这一碗干了——好!痛快!”

众书商齐喊:“干了!”

“再满上。各位高朋——”

吴永发一抬手:“慢,江老板,你好福气,生了这么一个才貌双全的好女儿。能不能让她一起来给我们斟碗酒,如果能这样的话,我们所有与‘雾阁书房’签订了合同的书商保证每人再干三碗!”

“对对对,这个主意好!众书商笑着附和。

江雨清有点迟疑:“这个,本来我们客家人,一般有外客时女人是不上桌的。既然各位老板如此厚爱令嫒,我就让她来给大家斟酒。老管家,你去把小姐请来。”

“是。”

这时,一群黑衣人正在鬼鬼粜粜地快速移动、聚集着。

一个酒楼的端菜女出来倒水吓了一大跳——

......

这时,胡显声、江雪莲正往小溪边的方向走去,清凉欢快的溪边可见一丛丛苦竹。

而墨香堂书坊雕版技工丘汀梅,此时正在溪边的下游方向濯洗衣服,可见溪边有许多平整的石块。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江雪莲和胡显声已经坐在了溪边。

坐下后,胡显声递给江雪莲一张有些皱褶的毛边纸:“昨天我在习奏地练习小堂鼓,休息的时候想了几句词,怕过后忘记,赶紧找纸写下来。不过,只在角落里找到这张已经揉皱了的毛边纸毛边纸。”

江雪莲含情又责怪地瞪他一眼,嗔怪着:“哎,我说你这个人真是!你总算是读过书的人,怎么手边连张像样的纸都找不到?!”

胡显声小孩般垂下头:“好些时间没纸了。用的时候......才想起来。”

他的神态和表情让江雪莲又好气又好笑,她指了他一下:“平时也不知道来找我!雾阁的毛边纸总够你写的吧?”

一边低头看词:“书呆子都不会像你这样临时抱佛脚,口渴了才来挖井。”

胡显声很有些被心上人抱怨和责怪的幸福,转过头去看天,几只飞鸟掠过。

他们又来到古溪的苦竹丛旁,江雪莲手里拿着那张有皱褶的词和胡显声正在畅谈。

胡显声忍不住取出树叶在口中吹起来,其声清丽,婉转抒情,随风而飘......

正在濯洗衣服的丘汀梅听到树叶吹奏声,停止了搓衣服,仔细听了听,放下衣服,往小溪上游的苦竹丛走去。

江雪莲看着词也不禁轻轻哼起来:“一坡过了又一坡,坡坡竹子尾拖拖;竹子低头食露水,老妹低头等情哥......

走近苦竹丛的丘汀梅听到江雪莲歌声,连忙蹑手蹑脚,放轻了脚步。

江雪莲忽然打住,歪着头问:“怎么偏是‘老妹低头等情哥’?为什么不是‘情哥翘首盼老妹’?!”

胡显声一听江雪莲的质问愣住了。

在美丽可人的江雪莲面前,他总是迂拙,只能支吾着:“这个......‘竹子低头食露水’怎么能和‘情哥翘首盼老妹’对应起来?再说,这一改也衬不了韵脚啊。”

江雪莲娇嗔着:“真是个呆子!你就不会说——下一次专门写几首‘情哥翘首盼老妹’?”

丘汀梅透过竹丛的缝隙看他们。

胡显声忽然站起身来,兴奋地说:“我发现汀州府各县的客家山歌虽然大体相似,但和广东嘉应州梅县、蕉岭、大埔等地的客家山歌在调式上还是有一些差别。”

“哪一种调式?宫调、商调、角调、徵调还是羽调?什么差别?“江雪莲歪着头问他。

“长汀、武平、上杭一带的大部分山歌是‘徵调’,而永定、连城等地却靠近广东一带的‘羽调’。”

“那你给我说说。”江雪莲来了兴趣。

胡显声正好一展书生意气:“大体而言,长汀、武平、上杭一带山区遍布,风动而心动,富于动感,因此音调挺拔,故以‘徵调式’为优;永定、连城、梅县等处地势渐平,因此音调柔和,平稳秀丽,应以‘羽调式’为宜。”

在他身边,江雪莲崇拜地看着他,若有所思,轻轻点头。

这时,丘汀梅在苦竹丛外用力甩了一下手,冲他们做了一个鬼脸,然后哈哈哈的笑弯了腰。

而在通往古溪苦竹丛旁的小路上,江云鹤正一路小跑,一边叫:“小姐,小姐——”

......

这时,酒楼外,土匪威胁端菜女唤出江雨清。

端菜女进入后,噤不成声:“江老板,外面有人找。”

江雨清却未察觉:“各位慢用,令媛马上就到。我先出去看一看。”

他立刻步出酒楼的包厢。

“请问,那一位先生找我?”

“是江老板吗,找的就是你!委屈你跟我们走一趟了。”瘌痢头上前笑着:

土匪突然绑架了江雨清,并马上把他堵上了嘴巴、蒙上了眼睛抬走。

江雪莲与江云鹤正好刚刚赶到,却已经来不及了。

江雪莲急忙喊着:“爹爹——爹爹——”

“老爷——老爷——”江云鹤也追赶着。

众书商大吃一惊,纷纷出门:“江老板——江老板——”

大家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江雨清被土匪绑架走了,任他们怎么追也追不上。

我要评论 (0)

评论内容不要超过300

这篇《完结版小说有女为客全文免费阅读》还未收到评论

句子导航
优美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正能量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 人生感悟的句子 爱情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 霸气的句子 孤独的句子 想你的句子 失望的句子 美好的句子 哲理的句子 好听的句子 挽留的句子 搞笑的句子 温暖的句子 古风的句子 分手的句子 幸福的句子 温馨的句子 失眠的句子 感恩的句子 文艺的句子 简单的句子
最近更新

烟火照夜白温南枝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烟火照夜白)温南枝最新章节列表(烟火照夜白)

03-08 12:08

烟火照夜白小说(烟火照夜白)全文免费阅读_(烟火照夜白)烟火照夜白最新章节列表(烟火照夜白)

03-09 09:43

烟火照夜白:结局+番外:全文+后续+结局(温暖厉寒阳)最新章节列表_烟火照夜白:结局+番外(温暖厉寒阳)烟火照夜白:结局+番外:全文+后续+结局在线阅读

03-08 12:08

温暖厉寒阳(烟火照夜白:结局+番外)全文阅读无弹窗结局_(温暖厉寒阳烟火照夜白:结局+番外阅读全文结局)结局章节列表(温暖厉寒阳)

03-08 12:08

烟火照夜白:结局+番外(温暖厉寒阳)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烟火照夜白: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温暖厉寒阳)

03-08 12:08

老公攻略我后让我替女二去死:结局+番外(温暖厉寒阳)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老公攻略我后让我替女二去死: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温暖厉寒阳)

03-08 12:08

温暖厉寒阳(老公攻略我后让我替女二去死: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温暖厉寒阳)最新章节列表(老公攻略我后让我替女二去死:结局+番外)

03-09 09:24

(番外)+(全文)温暖厉寒阳(老公攻略我后让我替女二去死:结局+番外)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温暖厉寒阳)最新章节列表(老公攻略我后让我替女二去死:结局+番外)

03-09 09:47
栏目暂未开放
内容整理中,敬请期待。。。